找到相关内容13991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南无观世音菩萨略解

    有缘,寻声救苦,有求必应。至于这位大士的出典,反而很少有人注意了。   虽然,信仰的本身,并不一定要理解它的道理,只要依照佛的开示,知道观音菩萨是有求必应的,救苦救难的,信仰他而祈求他,你就可以得到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90085663.html
  • 契理契机与人间佛教的未来

    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,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,使人类进步,把世界改善的佛教。”都鲜明地表现出,建设“人间净土”,是人间佛教的现实落足点。   应该说,人间性和现世性的强调并非现代佛教之创造...

    俞学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90285667.html
  • 《马祖语录》释义

    业。若能一念返照,全体圣心。汝等诸人,各达自心,莫记吾语。纵饶说得河沙道理,其心亦不增;总说不得,其心亦不减。说得亦是汝心,说不得亦是汝心。乃至分身放光现十八变,不如还我死灰来。淋过死灰无力,喻声闻...

    刘泽亮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82486235.html
  • 洪州禅

    据载,某次普请锄地,有僧闻鸣鼓声,举起锄头欢笑而归。怀海见此,说道:“俊哉!此是观音入理之门。”后问该僧:“你今日见甚道理?”僧云:“某甲早辰未吃粥,闻鼓声归吃饭。”怀海听说,乃呵呵大笑(见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82586236.html
  • 试论“三武灭佛”的共性

    道理,使我受益匪浅。在此,我谨向尊敬的王老师致以诚挚的感谢。   光阴似箭,四年的大学生活,弹指一挥间。时光老去的只能是年龄,而不是记忆,所以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犹历历在目。老师们的谆谆教导和亲切关怀,...

    张宝生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5594586293.html
  • 从“相”到“象”

    的存在,而是众缘(唯识宗谓识)意向构成的空架子。“相”是没有生命的纯形式、空架子,所以,解散空架子似乎对自体没有影响。熊十力接受佛学说法,常以剥蕉为例说明缘生说的道理,剥下的蕉叶都被看成与芭蕉生命没有...

    贡华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231886377.html
  • “心”的佛教之最终成熟

    是不得已而用之,但要一识破日用现前知觉之心尽是妄想用事,纵有道理,玄妙之知见尽是识神影子,皆心意识边事,总之,不曾了知离心意识一著,故凡举心动念,都落妄想窠臼耳,所以佛云:“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,...

    陈坚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25386649.html
  • 金刚顶宗发菩提心论讲略

      [释] 二胜义者观一切法无自性  胜义心亦名深般若心,以智慧为体,此心观念凡夫外道二乘等种种住心,一一弃舍,舍劣得胜,故名日胜。又以诸乘为所缘境界,舍其下劣,叶其道理,故名日义。一切法无自性者,...

    威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70086957.html
  • 宋代“文字禅”的思想读解

    方式被保留下来,口传的性质却发生了一些变化。在早期禅那里,口传心授的法流还可以说是“藉教悟宗”和“方便通经”的。禅师们认为,口传比书写更容易切近经典,如法冲讲到会通《楞伽经》时,就说“义者,道理也,...

    龚隽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0387034.html
  • 了“生”脱“死”的佛学智慧

    ,是名为纯大苦蕴集。”所谓人生,就是这样生生死死,死死生生,循环不已。  “无明”乃十二因缘之首,即不懂得诸行无常、诸法无我、万法皆空的道理,它是产生一切痛苦和生死流转的根本原因。众生由无知而引起各种...

    邓庆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1987039.html